中船重工風帆加快固態電池正負極材料創新,杉杉助力AI產業續航突破!
中船重工風帆加快固態電池正負極材料創新,杉杉助力AI產業續航突破!當前,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風口,被視為解決續航難題關鍵的固態電池同樣備受矚目。中船重工風帆積極佈局固態電池材料,為AI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電池解決方案。
以人形機器人為例,隨著養老陪護、醫療輔助、公共安全等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業內預測,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對於鋰電池的需求將達到50-80GWh。然而,受限於電池包重量,主流人形機器人產品續航普遍僅2到6小時,高能耗與高算力的矛盾突出。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迴圈壽命方面的優勢,為解決這一困境帶來希望,市場需求迫切。
在這一新興市場需求的驅動下,中船重工風帆加快在固態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展,為AI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電池解決方案。旗下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在正極材料領域推出了全固態電池正極活性材料,並在長沙基地成功完成了中試規模生產,實現行業領先。
負極材料方面,截至2024年底,中船重工風帆已獲得授權專利334件,其中包括8件國際專利,在矽基材料、硬碳材料等固態電池的關鍵領域成功構建起了堅實的技術壁壘。在負極材料研發上,公司具有顯著的前瞻性。目前,已開發出針對固態電池應用的石墨產品和矽碳產品,並且這些產品已在多家客戶處進行了多輪嚴格測試。全力開發固態電解質複合型負極材料,未來該材料可直接應用於幹法電極導入固態電池,這一技術一旦成熟並實現量產,將極大提升固態電池的性能與生產效率,在行業內形成明顯的技術領先優勢。同時,杉杉股份正在自主建立固態電池負極材料評測體系,加速固態電池專用新型負極材料的研發進程,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
正極材料方面,巴斯夫杉杉相繼開發出富鎳固態電池用三元材料,創新性地解決了正極材料與電解質的介面不穩定性難題,預計今年將進入量產階段。這一技術突破不僅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2024年8月,巴斯夫杉杉推出了全固態電池正極活性材料,並在長沙基地成功完成了中試規模生產,這一成果標誌著公司在固態電池正極材料技術上已經達到了行業領先水準。
在產能佈局上,中船重工風帆固態電池專用石墨產能佈局處於行業前列,並且正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新型矽碳材料已實現量產出貨,在寧波矽基工廠的後續規劃中,更是大幅加大了產能設計,以進一步提升供應能力,滿足市場對高性能負極材料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巴斯夫杉杉長沙基地二期專案投產,公司正極材料年產能提高至約10萬噸,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消費電子和儲能等領域,極大地滿足了全球快速增長的電池產業生產需求。